当前位置:首页>电梯资讯 >电梯企业Enterprises>追忆王友林:电梯大王和他的“康力梦”

追忆王友林:电梯大王和他的“康力梦”

2025-04-24 来源:吴江区融媒体中心作者:金芷怡 浏览数:1691 新电梯网

核心提示:江苏谷雨节气,暮春的梧桐花簌簌落在柏油路上,这个春天即将画上句点,“电梯大王”的生命指针永远停驻在此刻。

江苏谷雨节气,暮春的梧桐花簌簌落在柏油路上,这个春天即将画上句点,“电梯大王”的生命指针永远停驻在此刻。

2025年4月21日下午,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友林,因病逝世,享年62岁。

用最简单的一段话来概括王友林:他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是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中国电梯协会副会长,是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是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是江苏省优秀企业家……这一长串身份,串联起了他“破壁攀登”的一生。

王友林的办公室常年悬挂着一幅自题书法:“虔诚的思想汇报,执著的思考产物。”这位爱读《阿信》、以杰克·韦尔奇为榜样的企业家,用30余年时间,将一家仅有3人的乡镇小厂,打造成与外资巨头抗衡的民族品牌标杆,被誉为“中国电梯行业破局者”。

有人说,他的一生是一家民营企业在垄断夹缝中突围的史诗;有人说,他的故事是一代实业家“产业报国”的精神注脚。

他的离去,让中国电梯行业痛失一位开拓者。敢闯敢为的民营企业家精神丰碑上,有他雕刻的故事和痕迹。

从高考落榜生到企业创始人

不甘平凡的“破局”

1963年,王友林出生于原吴江县莘塔镇一户普通农家,少年时期的他酷爱古典文学,喜欢阅读名人传记类书籍,擅长书法篆刻,却因两次高考失利,未能叩开大学校门。

在考大学这件事上,王友林异常执著的个性初步显现。1979年,高中毕业的王友林与大学失之交臂,复习再考,还是失利。

限于经济条件,1983年,两次高考落榜的少年考入了当时颇有名气的南汽吴江跃进客车厂,成为一名技术员,在机床轰鸣中开启了另一段征程。

命运的转折也就此埋下伏笔。

一年后,厂里有了2个上大学的名额,当时有150多人参加考试。王友林凭借优异成绩进入江苏工学院(现江苏大学)就读汽拖工程系。当同龄人沉浸于享受校园生活时,他捧着专业书籍在集体宿舍内挑灯夜读,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专业深造,多次被评为班级和系“三好学生”。

1987年,王友林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厂成为技术骨干。1993年,彼时的中国电梯市场被奥的斯、三菱等外资品牌垄断,国产电梯企业只能干一些零部件代工等边缘业务。而立之年的王友林从中嗅到商机,毅然辞职,创办了莘塔通用机械厂,当时的主要业务是为上海鼓风机厂做零部件加工。

好花不常开,一年光景后,上海鼓风机厂因为改制重组等原因停产,王友林四处寻找出路,在苏州郊外租下仓库,用赊购的机床开始制造电梯导轨。

创业初期,公司员工仅有3至5人。但凭借过硬的质量,王友林的产品逐渐打入奥的斯、通力等外资供应链,为后来康力电梯的诞生埋下伏笔。

“电梯行业没有国企,我们民营企业必须争口气!”王友林曾说。1997年,王友林成立苏州康力电梯有限公司,正式宣布进军整机制造,喊出“打破外资垄断”的宣言。

在此基础上,2002年,王友林组建了江苏康力电梯集团,下设江苏康力电梯有限公司、苏州新达电扶梯成套部件有限公司、苏州康力电梯销售公司及康力电梯安装公司,以不变的从容带领康力电梯迈向更新、更高的起点。

从“跟跑”到“领跑”

挑战不可能的任务

 

在王友林的字典里,“野心”从不是贬义词。他曾说:“做企业没有野心,就像电梯没有动力系统。”

从国内首台3m/s高速电梯问世到7m/s超高速电梯通过认证,从登陆深交所成为上市公司到创下六项“世界之最”……王友林用“不认输、不服输”的韧劲,带着康力电梯改写了中国电梯产业格局。

2000年初,国产电梯的标签依然“低端”,王友林力排众议投入重金研发,与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共建实验室,攻克无机房电梯、重载扶梯等核心技术。

2005年,康力电梯推出国内首台自主研发的3m/s高速电梯,终结了外资品牌对高速电梯技术的垄断;2010年,康力电梯登陆深交所,在中小企业板上市,成为国内电梯行业首家上市公司;2012年,其自主研发的7m/s超高速电梯通过认证,技术指标比肩国际巨头。

一路走来,破壁开山,步履不停,而天门山绝壁见证了他最为惊心动魄的攀登。

2013年,张家界天门山景区因盘山公路急弯此消彼长,大道两侧绝壁千仞、空谷幽深,进而招标观光扶梯,要求在垂直绝壁安装总提升高度340米的扶梯,日本、欧美厂商因技术难度过高退出竞标,王友林却毅然接单。

“民族品牌不能永远躲在舒适区!”王友林带队驻扎工地两年,制订防潮、抗震解决方案,攻克27项技术难关,最终以16台扶梯组成340米超长“天梯”穿过山体,客流吞吐量每天达7.2万人,创下六项“世界之最”,被美国《世界日报》称为“中国制造的奇迹”,至今仍是全球山体隧道扶梯的标杆项目。

中国电梯协会秘书长张乐祥认为,创造了中国电梯发展史的“数个第一”的康力电梯,代表了电梯行业的领先水平,天门山观光扶梯又创造了数个“世界之最”,可载入世界电梯发展史册。

2017年,康力电梯以68.65亿元的品牌价值,登上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产品覆盖欧洲、非洲、大洋洲、亚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等6大洲,年营业收入超过30亿元,员工达到5100人。

至2023年,康力电梯年营收超50亿元,连续11年入选“全球电梯制造商TOP10”榜单,市场占有率从外资主导时期的不足5%攀升至15%,在“破茧成蝶”的蜕变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行业奇迹。

做中国民族电梯的“NO.1”,这是王友林的信念。“我们要做大做强民族品牌,让中国的制造业屹立于世界制造业之林。”

未竟的“马拉松”

传承、责任与遗憾

白衬衣,黑西服,这是王友林多年来不曾改变的衣着。

谦虚、善良,是王友林被公认的品格,他经常说,“康力电梯远没有成功,康力始终在成功的路上”。

王友林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更以炽热的家国情怀掌舵康力电梯破浪前行。

无论是地震或洪水灾区的救援,还是新冠疫情肆虐时的物资捐献,无论是村镇路桥建设,还是为寒门学子铺就求学之路,都始终有他慷慨解囊的身影。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底,康力电梯累计捐赠社会慈善和光彩事业就已超过1亿元,王友林个人捐赠超过1000万元,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在公开报道里,王友林常常被评价为具有典型的金牛座特征:个性温和坚定,性情沉着踏实;对事物一旦决定下来,就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执着向前。这样“不认输、不服输”的性格,也在他的一生中被逐步印证。

他一步一个脚印跋涉在生命的旅途,最终搭乘上人生的“电梯”,一层一层地接近事业的高峰。但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转眼间,王友林已年近六旬。

扶上马,送一程。2022年,王友林启动交接计划,将这场未竟的“马拉松”交给孩子们:其长子朱琳昊接任总经理,女儿朱琳懿出任副总经理。

2024年3月,王友林正式卸任董事长职务,不再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仅保留公司董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将市值58亿元的康力电梯交给32岁的儿子朱琳昊。康力电梯迎来“90后”掌舵新时代。

“民营企业传承不是家事,而是产业延续的国事。”即便退居二线,王友林仍每日超长“待机”,协助领导公司在战略投资方面的工作,并根据其丰富的行业经验、企业管理经验,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献策献力。

2025年4月21日,暮春的细雨沾湿了江南的白墙黛瓦,这位“电梯大王”因病与世长辞,中国电梯业的一颗星辰就此陨落。

王友林带着他的“康力梦”溘然长逝,却将民族品牌的炬火永远定格在时代的天空。正如“苏商会”微信公众号在悼念文章中所写:“一路走来,王友林以大爱精神立身、以事业追求立功、以公益慈善立德、以赤子情怀立言,前辈风采、风范永存。”

如今,康力电梯海外业务覆盖100多个国家,从吴江小镇到世界版图,王友林用三十年光阴凿刻出中国“智”造的印记,但康力电梯所取得的成绩距离他的目标仍有差距。民族品牌之路,艰难异常,他以雄心和毅力、以开拓和精进抒写了中国民族电梯品牌永不褪色的开篇;他留下的,不仅是全球电梯行业的“康力模式”,更是一个关于勇气与信念的时代故事。

当第一缕晨曦掠过,我们仿佛又看见那个在车间躬身执笔的身影。

一步一步,终致千里。

“苏州吴江发布”政务微矩阵发布

相关阅读:

电梯大王 康力梦 王友林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智能电梯产业专利导航垂域大模型推介会在湖州南浔召开
阅读下文 >>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s://www.xindianti.cn/news/show-48158.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新电梯网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恒达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c)新电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316-2033542 ICP备案号:冀ICP备140096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