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闪电维保"普遍化,部分维保企业为压缩成本,将法定15天/次的维保周期虚报为"每月2次",实际仅进行简单巡检或拍照打卡,形成"认认真真走过场"现象。更有甚者使用"纸片人"冒充维保人员完成双人作业要求。
低价竞争恶性循环,行业平均维保价格从2018年5000元/台/年降至2024年不足3000元,低价获客企业通过"配件提成""台量奖金"等激励手段变相鼓励"以修代保"。杭州某案例显示,维保人员仅完成电子签到便离开,全程未实施任何维保操作。
2025年2月昆明某小区电梯故障冲顶致59岁业主身亡232024年12月德州停电事故中母子被困电梯,暴露出应急响应机制缺陷。上海某二手扶梯事故调查显示非原厂维保存在重大风险。
人机比例失衡,部分维保人员需负责50台以上电梯,远超合理负荷。维保企业收入结构中,配件更换提成占比过高,形成"坐等电梯坏"的逆向激励。现有维保记录多依赖企业自主填报,缺乏有效验证手段。
改进方向技术监管创新,推广智慧监管系统,实现维保过程实时录像与电子围栏定位。需建立维保成本核算机制,杜绝低于成本的恶性竞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