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有关报道,10月15日,广西某小区55岁的业主甘女士被困在电梯里2个多小时,期间她多次摁了电梯里的紧急呼叫按钮,却始终没有人应答。
图片来源于网络
10月16日,小区物业也针对这一事件发布了通告。至于按了紧急按钮为什么没人营救,物业表示,当时监控室没有人,是员工的失职,这位员工已经和甘女士道歉了,他们今后将加强监控方面的工作,确保电梯按时维保和及时维修。
图片来源于网络
紧急报警装置的作用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T7001-2009)中4.8项要求,轿厢内应当装设符合下述要求的紧急报警装置和紧急照明:
(1)正常照明电源中断时,能够自动接通紧急照明电 源;
(2)紧急报警装置采用对讲系统以便与救援服务持 续联系,当电梯行程大于30m时,在轿厢和机房(或者紧急操作地点)之间也设置对讲系统,紧急报警装 置的供电来自本条(1)所述的紧急照明电源或者等效电源;在启动对讲系统后,被困乘客不必再做其他操作。
为了保证本条(1)的要求,紧急报警装置一般采用普通供电+应急供电(一般是蓄电池)的模式,当普通供电失效时,应急供电立刻投切、接入紧急报警装置,为其提供电源。
紧急报警装置俗称“三方对讲”和“五方对讲”,前者包括轿厢、机房与值班室,后者比前者增加了轿顶和轿底。
部分紧急报警装置成了摆设
2017年7月,上海法制报刊登了为《“救命”的三方通话怎成“摆设” 本市开展电梯困人应急响应大检查》的报到。
监管人员通过模拟被困电梯、拨打紧急救援电话,结果不尽如人意,比如在模拟被困的13号楼,检查人员拨打了近20分钟三方通话电话,电话那头却无人接听。
相信不少被困在电梯里的乘客,都遇到过类似的情景,编者自己也遇到过几次,其中一次也是拨打紧急报警电话近两个小时无人应答。
紧急报警装置成了摆设,物业管理是主因
紧急报警装置的呼叫由值班室接入,而值班室主要由物业公司负责,所以物业管理是造成紧急报警装置无人接听的主要因素。
在文章开头的事故中,物业公司将事故原因推卸给值班员工,个人认为是不合理的。在实际工作中,值班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如保安、保洁、修水电等,这些都可能导致紧急报警装置无人接听。
由于电梯是24小时运行,为了保障紧急报警装置正常工作,值班室基本都是24小时执勤。如果物业公司仅安排一个人,那么工作效果就可想而知。
电梯被困超过2小时,属于一般事故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电梯轿厢滞留人员2小时以上的,属于一般事故。
因此,文章开头的甘女士可以向当地电梯监督管理部门(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编者认为,在实际生活中,紧急报警装置成“摆设”的现象一定程度的存在。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紧急报警装置失效、也可能是值班室无人接听。如果乘客被困电梯而紧急报警装置又无人接听,如果有信号的话可以使用手机拨打电梯维保电话(一般张贴在呼梯盒附近或轿厢四周),也可以通过用力拍打电梯门、大声呼救引起他人注意,切不可进行盲目自救,如徒手扒开电梯门等。需要注意的是,电梯里都有通风装置,所以没有窒息危险。
另外,当被解救后,乘客可以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咨询事故原因、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不要无端指责、辱骂甚至殴打前来救援的电梯维保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