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电梯资讯 >电梯技术Technology>电梯安全检测分析

电梯安全检测分析

2016-02-25 来源:新电梯网作者:新电梯 浏览数:1373 新电梯网

核心提示:在我国电梯属于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范围。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对电梯实施强制性的监督检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先后于2002年和2003年颁布实施了《电梯监督检验规程》(以下简称检规)《液压电梯监督检验规程》《

电梯中国网讯

在我国电梯属于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范围。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对电梯实施强制性的监督检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先后于2002年和2003年颁布实施了《电梯监督检验规程》(以下简称检规)《液压电梯监督检验规程》《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监督检验规程》和《杂物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电梯的监督检验包括对新装电梯的验收检验和在用电梯的定期检验,定期检验每年进行一次。我国电梯的制造安装主体标准等效采用了欧洲标准,如GB7588-2003标准等效采用了欧洲标准EN81-1:1998《Safetyrulesfortheconstructionandinstallationoflifts》,GB16899-1997《自动扶梯和行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等效采用了EN115-1995等。这些监督检验规程和标准的实施,对我国电梯安全运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从事故发生概率上看,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梯事故仍呈高发态势。
1目视检测
电梯的目视检测主要是外观检查,通过手动各种功能开关的动作试验以及利用游标卡尺、钢直尺、卷尺和塞尺测量并通过计算来检查或试验电梯相关设施和零部件设置的有效性、功能开关的可靠性以及各种安全尺寸的符合性。在检测工作开始前,检验量具需经计量部门按照有关标准校准,且只能在校准期内使用。
2检测现场安全管理的特点
电梯检测同其它特种设备检测具有不同的特点,其检测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检测的绝大部分时间,设备都是处于运动状态,而检测地点大多数还不具备电梯运行条件,如机房通道、机房孔洞、机房照明等电梯运行必须具备安全条件还有待完
善,因此,检测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并不是立即投入检测,而应当由检测负责人召集有关方面人员了解电梯前期测试有无异常情况、电梯安装过程中有无安全事故发生、电梯运行环境是否良好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对检验现场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在检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有一个心理上的准备。
3电梯曳引钢丝绳的漏磁检测技术
电梯曳引钢丝绳承受着电梯全部的悬挂重量,在运转过程中绕曳引轮、导向轮或反绳轮呈单向或交变弯曲状态,钢丝绳在绳槽中承受着较高的挤压应力,因此电梯曳引钢丝绳应具有较高的强度、挠性和耐磨性。钢丝绳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应力、摩擦和腐蚀等,使钢丝绳产生疲劳、断丝和磨损。当强度降低到一定程度,不能安全地承受负荷时应报废。
目前,我国电梯钢丝绳的判定依据正在制订。钢丝绳无损检测采用漏磁检测方法。早期的仪器主要是检测钢丝绳的局部缺陷即LF检测法(主要是断丝定性和定量检测)。进入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开始出现金属截面积损失(LMA)检测法,此法弥补了LF检测法不能检测磨损和锈蚀的不足,但对局部缺陷(小断口断丝和变形)检测灵敏度低。为弥补该两种方法检测的不足,出现了LF和LMA双功能检测仪器,满足对LF和LMA两条曲线的同时检测并与距离对应。
电梯曳引钢丝绳检测的探头采用了永久性磁铁,钢丝绳内穿过磁铁(图1),通过霍尔元件或感应线圈等探伤传感器采集漏磁场的变化信号,检测信号经放大和滤波等处理后由计算机采集和判别,钢丝绳运行的位置由光电编码器编码后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对位置编码器发出的脉冲信号计数,通过计算处理后得到钢丝绳当量断丝数和当量磨损量的具体情况和相应的位置。
钢丝绳检测前应制备与受检钢丝绳一致的标准试样来校准检测仪器,并可得到仪器相应的校准曲线(图2)。图3是某电梯钢丝绳断丝检测曲线图,图4是某钢丝绳锈蚀曲线图。通过滤波后,可以比较直观地与标准试样的曲线图形进行对比分析。


图1电梯曳引钢绳的检测


图2仪器校准曲线
目前国内外生产电梯钢丝绳检测仪器的型号有我国的MTC,TCK和KST系列、波兰的MD系列、美国的LMA系列以及俄罗斯的INTROS系列等。

图3钢线绳断丝曲线


图4钢丝绳锈蚀曲线
4检测现场安全管理
4.1检验现场安全对检验员的要求
检测工作开始以前,检验负责人应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检测方案,同时应将检测步骤告知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之间必须随时保持联系,做到相互有回应后再做下一步,这一点对检测人员尤其重要,例如我们在对某医院一台电
梯进行新安装验收时,因检测人员之间一时疏忽,在机房检测人员做完缓冲器实验后,未及时通知底坑内的检测人员而是直接将转换开关转为正常,此时,轿外正好有一呼梯信号,使电梯在底坑人员不知晓的情况下突然起动,险些发生事故。检测方法应依据“电梯监督检验规程”上的有关内容进行,对可能造成人员安全和健康损害时,检验人员应中止检验,为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检测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如:125%载荷下行急停试验应在安全钳试验有效,平衡系数测定合格、底坑内无任何人员后方可进行。当检测现场无配合人员、电梯技术资料欠缺时,检测人员不应贸然行事,应在相关配合人员到达现场后进行检测,这样做是为了最大限度保障设备的安全。检测人员到达底坑等危险区域时应保证两人以上前往,在进人底坑时厅门外必须留人。检测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习惯,严禁酒后检测,若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检测,检测负责人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作为检测现场的组织者及指挥者,有权对妨碍检测工作进行的人员进行制止。
4.2检测现场安全对安装单位要求
在电涕检测中安装单位通常扮演着配合检测的角色,由于目始至终都要参与到检测中去,他们本身若有一丝马虎同样也会给自己和检测人员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安装单位在电梯验收前应对电梯进行自检,并针对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这一点对保证检测人员的安全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在对某大学一台改造电梯检测中发现,更换的限速器竟然装反了,如果发生断绳事故,安全钳将无法动作,检测人员的生命无法得到保障。如实将安装中存在的问题向检测人员作技术交底,是每一个安装单位应尽的责任。电梯检测时安装单位应安排安装该梯的人员配合检测人员对该梯进行检测,安装单位配合人员应了解检测步骤及配合要领,随时和检测人员保持联系。安装单位应定期对安装人员进行现场安全培训,使其树立安全意识。
4.3检测现场安全对使用单位要求
电梯使用单位虽然大多数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在检测现场,但他们为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安全的检测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电梯使用单位应在电梯验收前贴出安民告示,以避免一些闲杂人员进人检测现场。同时,应确保机房通道畅通,及时填补机房大的孔洞,接通机房照明,保证底坑干燥清洁等前期准备工作,以保证检测现场环境的安全。在检测过程中应听从检测人员的指挥,不到危险的检测区域逗留。
5电梯综合性能测试技术
电梯综合性能测试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通过一台便携式设备实现多种性能测试。电梯在运行中,利用专用电子传感器采集信号,经专用软件的分析处理,能够得到电梯安全参数的测试结果。德国检验机构TUV开发的ADIASYSTEM电梯诊断系统以专用电子传感器、数据记录仪及PC机获取与在线电梯安全相关的参数,是一种测量、存档有关行程、压力、质量、速度或加速度,钢丝绳曳引力和平衡力,电梯门特征及安全钳设置的综合测试设备。可快速准确地测量和处理相关安全数据,测量结果可方便地进行存储并与特定准则进行比较。
6结束语
电梯产品是一个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其质量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乘客的生命安全,影响到电梯的安全性。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保是影响电梯质量的五个环节,如同人的五官一样,每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而安装过程动态性较强,不同的条件、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场合安装质量就有可能不相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条例》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了电梯的安装过程要实施过程监检。作为一名电梯检验人员,深感电梯安装过程监督检验的重要性,笔者认为:电梯安装过程的监督检验,应从电梯的可靠性、安全性、功能性、经济性和舒适性等几方面入手,分别从井道机房土建、开箱验收、轨道安装、主机安装、厅门安装、轿厢安装、慢车运行、快车运行调试、功能试验等全方位对电梯的整个安装过程实施过程监督检验,明确安装监督检验过程的停止点,确保安装质量达到国家对电梯安装验收的相
关规范,做到未雨绸缪。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日立GVF3电梯部分资料
阅读下文 >> 物业项目中有关电梯交接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s://www.xindianti.cn/news/show-28675.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新电梯网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恒达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c)新电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0316-2033542 ICP备案号:冀ICP备140096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