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由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主办的“行政复议法实施二十周年研究报告暨十大行政复议典型案例发布会”在北京召开。经前期行政机关、专家推荐,公众投票、专家评审,广州市司法局选送的方某不服《关于旧楼加装电梯提取住房公积金的复函》案入选十大行政复议案例。
一起复议案件推进加装电梯提取公积金政策落地
据介绍,此次入选的行政复议案例与旧楼加装电梯有关,该案中的方女士和家人住在一幢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旧楼里,为了上下楼方便,她与邻居们决定为旧楼加装电梯。
为此,方女士向广州市公积金中心提交了提取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的申请。然而公积金中心答复称,虽然广州有政策规定加装电梯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但由于公积金的提取细则还没有出台,所以不能提取。
对此不服的方女士在向多方反映未果后,就公积金中心的答复向广州市政府提交了行政复议申请。在案件审查过程中,办案人员多次听取了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意见,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最终广州市政府作出了《行政复议决定书》,撤销了被申请人作出的《关于旧楼加装电梯提取公积金的复函》,并发出《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被申请人就该公积金事项提请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审议。
在复议决定出台后不久,广州市公积金中心也发出通知,明确加装电梯提取公积金操作程序,加装电梯提取公积金的政策终于落地,方女士也顺利地提取了住房公积金。
“随着该政策被群众了解,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市民通过提取公积金,解决旧楼加装电梯的资金来源。这一案件,办理的是个案,解决的却是带有普遍性的民生问题,真正做到了办理一案,推进一策,规范一片,切切实实推动了法治政府建设。”广州市司法局工作人员表示,据统计,政策出台后一年内,广州市已有143名市民提取了577万元公积金用于旧楼加装电梯。此外,2018年全市审结加装电梯类复议案件76件,维持66件,维持率达86.8%,通过复议审查,积极支持群众为改善居住条件加装电梯的合法合理诉求。
网络申请行政复议“零跑腿”,案件集中在民生领域
行政复议是有效解决行政争议、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法律制度。据了解,目前广州市至少有“现场+网络+微信+邮件”等4种渠道接收行政复议申请,真正实现“让群众零跑腿”。
1999年以来,广州市积极畅通行政复议受案渠道,不断拓宽行政复议受案范围,2009年主动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处理,2013年建立网上受理行政复议申请机制,2017年建立集中收案机制,在市司法局行政复议处办公点、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复议案件受理点,集中接收各区各部门作为复议机关的复议案件申请材料;2018年又以公众微信号为平台,在全省率先开通“微信申请复议”功能。
随着受案渠道和范围的扩大,行政复议受案数量也在连年攀升。20年来,广州市受理复议案件数量基本维持在占全省案件数量30%的高位,在全省乃至全国案件受理数量一直名列前茅,从1999年的539件逐年上升至2018年的9917件,案件受理量增长了18.4倍。直到2019年上半年,案件数量仍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全市新收案件4391件,受理4142件。
与此同时,广州行政复议案件类型也在不断增多。据介绍,最早案件主要集中在治安管理等领域;至2010年左右,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劳动保障、国土房屋、规划等领域的行政复议案件数量明显上升。近年来,广州市行政复议案件类别主要集中在公安、公积金、食品药品、房屋征收、加装电梯、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领域。
“广州市积极推进行政复议工作,始终坚持’复议为民’宗旨,以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以畅通复议渠道、推进阳光复议为主线,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积极化解行政争议”,广州市司法局工作人员表示,《行政复议法》实施二十年以来,广州法治政府建设得到有力保障。
挂牌成立广州市行政复议调解中心
此外,广州市始终注重复议案件全过程调解,积极推动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实现案结事了、定纷止争。2018年全市共有1822件复议案件通过和解、调解等方式结案。
2019年,广州市积极探索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9月份正式挂牌成立广州市行政复议调解中心,10月份制定出台《广州市行政复议调解工作暂行规定》,切实规范行政复议调解工作程序,确保广州市行政复议调解工作沿着制度化、规范化道路发展。
据了解,自调解中心成立以来,短短一个月时间,仅市政府就成功促成117件行政复议案件实现和解,并均以申请人自愿撤回复议申请方式结案,行政复议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不断凸显。(信息来源:南方都市报)